主题词:光伏
在美国,光伏行业主要是依靠税收抵免,直到联邦刺激计划给业内带来震荡。获得这笔资金的是风电和光电安装商,而并非光伏制造商。此外,补贴方式也不如中国政府那么直接、有效。财政部“1603计划”将税收抵免转为联邦贷款,使得可再生能源的安装成本降低了30%,吸引到了更多投资者的目光。
不过,更多的联邦直接贷款似乎只能丢尽了政府的脸面。Solyndra公司破产表明,政府贷款并不能保证一个企业的成功,因为政府并非时刻都能做出明智选择,选出那个最合适的对象。有些人会问道:“政府为何干涉光伏业?”
中美两国在补贴方面的差异表明美国仍有改进的空间。不过,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美国曾扬言并不需要政府干涉;而中国资助企业兴建工厂创造就业机会也是明智之举。
美国政府的规划具有其优越性,不过我们不能否认中国在扶持光伏业,带来巨大就业机会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功。
孰是孰非
就中美两国在制造业以及经济地位方面辩论之时,我们应该记住两国间的巨大差别。无论你是否同意中国政府在光伏业(包含其他行业)的补贴政策,都不能否认中国已经成功将美国的科技服务于自己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中国主导整个行业指日可待。不过,说到光伏行业,SunPower与FirstSolar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是有目共睹的,前者在效率上遥遥领先,后者在成本上具有优势,只是不知道这些优势能否长久维持。